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2021年末投資紀錄

每到年末就簡單紀錄一下 
每個月當然也會記記EXCEL 和APP
因為投資很省事找些事情增加些投資時間罷了 😆 

核心是投資追踨指數的ETF
老實說我不是很純正的指數投資人  
主要還是買進長期持有不賣出  
退休需要錢時才會賣出獲利
當然  我也會靠入金做一下平衡
不是很純正是因為我還是會有主動的部份  
個人覺得多數人都該直接指數化投資  
加入人類文明經濟的進步成長
而不要覺得指數很無聊 賺不快之類的 
你想無聊的賺錢還是剌激的輸錢  
主動投資不乏有賺很多的神人  
但....你覺得是你嗎?????
如果是那拿自己的總資產來比較大盤的報酬吧 
建議拿5~10年來比較  
我說的不是你買的少數一二隻賺很多 
但帶來總資產增幅卻很少的那種股票
多數國家的股市都是長期向上
台股目前的走向也是如此
而且歷年的大盤指數漲多於跌


前面的資料可以自行GOOGLE也是漲多於跌

多數人同時也被大盤指數所誤導
以為前波高點12000多點數十年從未過高點 
但台灣其實還有一個還原未除權息的指數 
目前台灣加權報酬指數已經來到三萬多點了 


還有一個你該知道的事實
卻總是不去注意   
因為你太想透過投資賺錢
找到飆股讓你賺錢的腦內快樂
導致長期忽略這個事實 
這個事實就是指數是和莊家(政府)站在一起的

投資至今滿七個年頭了  (2014年買入人生第一檔股票)

指數部份約六年半(2014年底剛始買入指數ETF)
從一開始投入一些些資產到如今也有一定規模 
去年2020年也成為家族最後一位步入年收百萬者
雖然還是很少 可...至少還是有些進步 








這圖單單以現金流做計入  
主動部份就薪資收入 被動部份 股利、保險年金及車位出租收入
並沒有計入股票資本利得的部份   
2021年流動資產總報酬率為15% (股票、儲險、現金總合)  非流動資產不好估值不計入
喔`~細細一算  我沒拉低新聞中股民所得😎


上圖是採用斐智大設計的EXCEL   設定報酬率5%  
有達到預期進度並小小超越一些 



自己用EXCEL做的資產走勢圖

流動資產佔比





今年第4季買進的ETF   





每年最後一個交易日  固定會買入指數ETF  
是的!!就是定期定額啦~~~~標的則不一定  
大多是入金方式拉高某個標的佔比
不過會先把美國佔比拉到5成就是 





未來富邦會轉往買英股   原先美股指數ETF並不會賣出 
英股應該也不會買太多  因為身家早就投入在美股  
永豐的部份  會持續買入VTI  VEA  VWO做再平衡


2022的目標希望個人年收入來到PR85  身體健康  家庭美滿 




最近都玩XBOX  GMAEPASSS訂閱制遊戲
有同好可以來加一下好友
本人電動不強  主要打打GAME破關而已



















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韭觀點1-定存股

 台灣股市近年來流傳一種風氣,只要不停的買進配息穩定殖利率高好公司,未來可以靠不斷的買入及股利再投資,從而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而且 ,近乎無風險似的。是的 .....至少很多人是如此認為.....這種做法叫做存股,更安全的說法叫做定存股。真的是如此嗎?我不太認同,這是什麼奇怪的說法!!當然 這並不代表我不認同現金流投資法。  但.......不管那種派別的投資人,我都聽聞過有賺錢的投資人。可是,單純聽明牌的投資人,想要保持在恆長久遠的投資年限中,不斷的獲取勝利。我實在是沒聽過。

不支持的論點是因為有些地方和定存像,但也有不像的地方。(壞的都很像😂)

1.價值的波動及保證的不同:
定存是一種安全性非常高且俱備高流動性的商品,定存資金放置在銀行的一定期間,淨值完全不會波動。即使提早解約,所損失的也只是利息上的損失。而且本金也有中央存保保證300萬保險,不會因為銀行倒閉而血本無歸。但股票就算叫定存股,還是美國國債股,本質上還是股票。買進的股票價值會隨公司經營好壞及市場投資人的情緒,造成資產大幅波動。而盈虧往往也由投資人自負。

2.配息及政策的不穩定性:定存的利息會隨著政府升降利率而改變,當然短中期間可以先用固定利率鎖住。定存股的每年股利是不確定的,主要會受公司盈虧多寡及公司股利政策決定。今年可能大賺配發非常多的股利,隔年也可能因為經營績效不佳,從而配發不如預期的股利。即使連續二年的盈虧相同,也可能因為股東會而改變配發比例,盈餘配發率會大大不同。

中信金
上圖為中信金歷年配發股利的分配率,可以得知股利是浮動的。因此存股的投資人,每一年都可能會面臨二大不確定性:1.公司會否賺錢 2.股利政策浮動
其實一家公司會面臨二大政策干擾,一種是自家公司內的政策,一種來自於政府可能的干擾,上頭不提主要是因為發生在國外。但往往看有些投資人,投入全部身家只買一檔,假設遇上很小機率受政府干預而不配發股息該如何?
英國政府建議金融股保留資金不配發股息
靠匯豐財務自由 但靠x的是他沒配息 股價又同時大跌

3.沒有永遠的定存股好公司:不管歷史上多強大的帝國,諸如羅馬帝國、蒙古帝國、大英日不落帝國...等等,終有沒落的一天。想想你從年輕開始存股,到你退休至死。橫跨的投資年限非常長,少說30~50年不等。真的要呆呆存下去?聽老師的話👻

台灣集保結算所

來源:集保結算所
上頭圖片可以看到有些定存股已經退出於榜外,有些則是排名改變。下一個十年能保證你存的剛好在榜內,而該公司還持續配發你想要的股息?


中華電信

以我2014年出道時很熱門的中華電信為例,當時有個傳說集滿100張種花電信可得天下,喔!!不!!!是可以安然退休啦!!當時一股約9x元,配發快5元,簡單來說殖利估且算5%好了。因為每個人算殖利率會不同,會因為買進價格而不同。但....因為方便計算,就以當年市價大約位置來論述。中華電信近年配發率接近100%,假設未來都一樣好了,少掉了股利政策的困擾。那應該是可以存股的好公司吧?但仔細一看股價往上成長,每股eps卻下跌,代表你多付出成本卻拿到配發更少的錢。因為多數人是慢慢買上去的,因此成本會一直增加,卻得不到想要的股利。同時間股價也停止成長,公司並不是因為成長過快,導致股價噴發式成長,而讓配息及股息殖利率跟不上。

個人雖然以指數配置為核心,但也另外有主動投資的部份,向來不認為別的投資門派無法賺到錢。但多數人只是呆呆存,下跌時去搶買。難道下跌一定只是暫時的,而非價值陷井?真的要存股也得要分散不同產業及公司,另外也得能分析公司和產業。即使這些都有做到,也不能保證不會出錯。但卻有不少人覺得呆呆存股,可以很簡單就年領數百萬股息???
?本人不推定存股是因為一堆人連基本分析都不會,就跟著達人老師買。



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

會走路的錢(讀書心得)

 

作者:貝版BayFamily
出版社:天下文化
博客來連結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貝版BayFamily是一個住在美國華裔人士。書中主要是描述一個中國人赴美求學、唸書、工作及在美中二地投資房地產的故事。書中主要提及如何透過趨勢槓桿,藉由各種機緣及房地產理財觀念,進一步達到理想中的財務目標。而作者也在書中名確的表示,任何投資的開端都得透過最基本的儲蓄,機會降臨時即使收入再低,也能有自己的一池清水。同時也告知各位讀者,在觀看本書時,應該當做一個故事來觀賞。閱讀本書有個很重要的原則,不要試圖複製作者的經歷,每一代人、每一個人的經歷都不可以複製,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 複製別人的經歷,也沒有什麼意義。主要應該是借鑑裡頭的故事,思考自己的投資方法和原則。

作者的建議:

1.投資理財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已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

2.牢記書上老宣給的建議:建立起信用分數、避免貸款消費、開二手車、養成動手做的好習慣、遠離律師及醫生。(作者在美國 美國的一些人工費用非常高  因此作者建議避免後二項)

3.勤儉是美德

4.你永遠可以把3分之一的收入存下來,因為比你低3分之一收入的人,還是活得好好的。

5.檢查自己是否做到2~4項,沒有的話檢視第1項。

6.如果是懶人用懶人投資法(作者提的是定期指數型投資)

7.如果是勤快人用勤快人投資法(房地產+槓桿+正現金流)

8.打造一台能自動滾動的賺錢機器


這本書帶給我的想法及一些心得

所有的投資機會還是工作機會,都是給平時有準備的人,當機會來臨時才能夠當下掌握到任何機會。平時沒有準備的話,即使機會來臨時,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它溜走。而投資當然是平時靠著儲蓄來等待機會。書中其實主要是房地產交易的故事及心境,但一般人其實可能較無這方面的經驗。但如果有投資方面的經驗,也很容易帶入像股票交易的心境。房市崩跌的當下,多數屋主求快速賣出,獲得現金資產。而越多人賣,買得的人越少,房子的價值也跌得越多。供需失去平衡供大於求。股票市場也是如此,大跌時資金流出,賣得人比買得人少,股價通常直直落。而股市高漲時也如同房市高漲一般。開始起漲時,多數人覺得只是一下子的事,因此通常在場外觀望,而當漲到不可置信的地步,多數人開始覺得只會漲不會跌了。而這種心態進場,往往利潤可能不高,而且通常泡沫已然形成。作者在最後的警語是我覺得非常棒的,每個人的經歷無法複制。而這一點也是國內讀者讀一些達人理財書沒去思考到的。總覺得達人講的故事,買的任何股票及經歷過的事件,粉絲們只要照抄一次就能達到財務自由。每每忘記雙方的背景及時間上的維度都已不同。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2021年中投資隨想

 2019大盤的美好及高漲
隨之而來卻是2020無情的崩跌 
世界各國因為疫情  
不斷的有人確診及封城  
失業人數也不斷的創新高  

2020年短短的日子裡  
大盤跌掉3成以上  
但隨之而來生活型態的改變 
聯準會及世界各國央行的出手
股市從低點往上衝且再次創下新高

時至2021年也走快一半了  
台灣從疫情防守的很好 
到疫情有一點點失控  (對比國外其實很棒)
很多商家生意也減半 
股市卻 ........  當然  不少上市公司是外銷  
加上生活型態的改變  
總有人受傷和得利     
每次的衝擊 只要活下來  
就會得到一些經驗  
慢慢的修正和改變  

雖然最近家用要付多一些
可是因為疫情也減少開銷
剛好拿來增加定期定額的資金  



富邦台50